张立平官方网站
新闻 > 鉴定资讯 > 正文

艺术品鉴定迷局

张雄艺术网 http://www.zxart.cn发布时间:2013-09-11
标签:
来源:投资有道 作者:顾慧妍

常言道,没有金刚钻,不揽瓷器活儿。但在如今的艺术品鉴定市场,不管你有没有“金刚钻”,只要贴上“专家”或者“专业机构”的标签,便什么活儿都可以揽了。由此,也就造成了如今以假乱真、骗局迭出的局面。


2011年8月12日文化部发布了《关于撤销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的公告》,公告称:鉴于文化部文化发展中心整体转企改制,决定撤销其所属文化部文化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。自此,一条正式、官方的艺术品鉴定途径被阻断。


此后,“金缕玉衣”骗局、“王刚砸宝”事件相继发生,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民间收藏热潮的兴起,艺术品鉴定乱象暴露殆尽。如今的艺术品鉴定,既可不看年代是否悠久,也可不看文化底蕴是否深厚,只要肯出钱,就可获得一张艺术品鉴定证书,不但可以立刻包装成宝,甚至还可以“指鹿为马”。在北京琉璃厂、潘家园等地,“艺术品鉴定”机构随处可见。任何一件赝品都可以花钱买到“权威”鉴定机构的“鉴定证书”。


就在今年5月中旬,北京保利国际、北京中贸圣佳两家拍卖公司先后发出公告,要拍卖钱钟书书信手稿,遭到钱钟书遗孀杨绛反对后,两家公司陆续宣布撤拍。


在保利撤拍的三封信中,有两封被通信人、上海古籍出版社前社长魏同贤指为伪造,对此保利方面表示:“相关拍品已撤拍,不予回应。”最终,手稿是真是伪,不得而知。


有专家认为,国内艺术品、文物造假与鉴定黑幕已经严重危害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,不少专家、学者、艺术家、拍卖公司贪钱图利昧良心,在利益驱使下踏入泥潭且越陷越深。


规范不严,赝品骗局迭出


“金缕玉衣”的惊天骗局,使得艺术品鉴定一度被人唾弃。


2011年9月5日,原华尔森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谢根荣继一审被判无期徒刑之后,接受二审。“金缕玉衣”的惊天秘密也在此时被公众知晓。


金缕玉衣本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,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。商人谢根荣的“金缕玉衣”是他找来一堆玉片,请北京中博雅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委员会主任牛福忠串成的。牛福忠又请来中国收藏家协会前秘书长王文祥、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杨伯达、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前主任杨富绪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前副主任委员史树青,5位专家在装“金缕玉衣”的玻璃柜子外“走了一趟看了看”,为这件“文物”估价24亿元。谢根荣用这一纸估价说明骗了银行7亿元贷款。

上一页12下一页
名家鉴定实录